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 医院动态
首例!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患者康复出院
[核心摘要]8月11日,从薛城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胸外科获悉,该科首例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患者已于两日前康复出院。患者王××,女,67岁,薛城区常庄镇人。7月26日,因为持续头痛、头晕导致恶心、呕吐来院就诊,该院神经内科收入院后,给予初步检查考虑其有右侧颈内动脉动脉瘤可能,遂邀请神经外科医生前去会诊。…
8月11日,从薛城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胸外科获悉,该科首例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患者已于两日前康复出院。
患者王××,女,67岁,薛城区常庄镇人。7月26日,因为持续头痛、头晕导致恶心、呕吐来院就诊,该院神经内科收入院后,给予初步检查考虑其有右侧颈内动脉动脉瘤可能,遂邀请神经外科医生前去会诊。7月31日,神经外科医生郑超会诊后建议王××转入神经外科,并进行脑血管造影术进一步明确诊断。当日在介入室,对王××行脑血管造影检查后,证实其右侧颈内动脉眼段动脉瘤,右侧颈内动脉颅内段狭窄。遂后王××在全网十大靠谱网投行微创介入治疗。
8月4日,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工作,在神经外科、胸外科主任袁玉麟带领下,通过介入导管室、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等多学科协作,顺利为其实施了支架辅助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手术。整个手术历时45分钟,手术顺利。术后第2天王××就能下床活动,恢复良好。出院时,王××无任何不适,对治疗效果特别满意。
▲经DSA造影证实为脑动脉瘤
▲3D-DSA检查成像
编后
一、什么是颅内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血管由于先天异常或后天损伤等因素导致局部血管壁损害,在血流动力学和其他因素作用下,逐渐扩张形成局部异常膨出,可引发颅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虽然颅内动脉瘤不是颅内“肿瘤”,但它被称为大脑里的“不定时炸弹”,具有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所有年龄人群均可发生,好发于40-60岁人群,约40%的动脉瘤破裂都是致命的。
二、颅内动脉瘤的发病症状
颅内动脉瘤如果体积较小,且没有破裂通常不会有明显症状;如果体积较大可能会压迫周围血管、神经造成脑缺血和神经压迫症状,如头痛,头晕,一侧眼睑下垂,视物模糊等。如果动脉瘤突然发生破裂会伴有剧烈头痛,恶心呕吐,颈项强直,出血量多会导致昏迷不醒,四肢抽搐,甚至突发心跳呼吸骤停可能。
三、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与治疗
除非一些巨大动脉瘤,普通的头颅CT和MRI是难以发现颅内动脉瘤的,需要CTA(CT血管造影)和MRA(磁共振血管造影)排查。当然DSA(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是诊断并治疗动脉瘤的金标准。
目前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方式主要有开颅动脉瘤夹闭和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随着神经介入材料学和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的颅内动脉瘤通过微创的介入手术就可以得到良好的治疗,避免了开放性手术操作。
四、颅内动脉瘤治疗方法与比较
开颅夹闭:如果动脉瘤夹闭完全,则复发率较低。优点是费用较介入低,缺点是需要打开颅腔,创伤相对较大,并发症高,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偏长。
介入栓塞:优点是安全、手术时间短、不需要打开颅腔、微创(损伤小)、恢复快,且可同时治疗左右不同部位的多个动脉瘤。缺点是复发率相对较高、花费稍高。
作 者| 褚夫兵
编 辑| 楚士鹏
审 核| 孙启耀